教育科研

《劝告》课例教案

日期:2025-06-30 点击数: 来源:

口语交际:劝告

太仓市实验小学   洪君

【教学内容】

劝告是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第七单元口语交际主题。

【教材分析】

引导学生面对他人的不良言行,使用合适的语气进行劝告,通过讲道理使别人接受意见,改正错误,从而提高与人沟通、交往的能力。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孩子在之前的口语交际中学会了用多大的声音,会注意说话的语气,表述清晰有条理,但是在劝告理由的时候,语气会比较生硬,让人难以接受,讲述的理由也多站在更高尚的角度,容易忽略被劝告者的感受。

【教学目标】

  1.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巧用劝告。

  2. 能采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告别人。

    【教学重点】

    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巧用劝告。

    【教学难点】

    能采用合适的语气,从别人的角度着想劝告别人。

    【教学准备】

    事例,情景剧场视频等。

    【教学过程】

    一、视频导入

    播放视频

    你观察的真仔细!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看到这些不良行为,这时候就需要我们站出来进行劝告。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口语交际——劝告。抬手和老师一起书写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播放校园相关视频,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情境 。一方面,利用熟悉的校园场景,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好奇心与参与热情,让学生直观发现不良行为,自然引出“劝告”这一口语交际主题,使教学导入自然流畅。另一方面,借助生活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劝告的应用场景,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的实用性与针对性 。

    任务一:回顾旧知,感受劝告

    一、出示《亡羊补牢》和《寒号鸟》。

    引出劝告是需要方法和技巧的。

    二、复习回顾

    在之前的口语交际中,我们学到很多沟通技巧,有(注意说话的语气,有条理,有礼貌......)

    【设计意图:——关联学生已学故事《亡羊补牢》《寒号鸟》,利用“劝告失败”的情节,制造认知冲突,让学生意识到劝告需方法技巧,激发其探究欲望,自然过渡到新课学习,同时唤醒旧知,搭建知识关联。

    任务二:情景剧场,尝试劝告

    活动1:学习事例,小试牛刀

    1.例:有一个同学,下课时坐在楼梯的扶手上往下滑。

    听三个录音,对比不同的劝告内容,感知劝告效果。

    如果你是这个趴在扶手上的男孩,你更愿意听谁的劝告?为什么?

    引出注意语气、利他角度。

    【设计意图:——以具体事例为依托,聚焦“语气”“利他角度”核心要点。学生直观对比不同劝告方式的效果,理解“合适语气、站在对方角度”对劝告成功的重要性,为后续自主劝告提供方法示范与思考路径。

    活动2:情景再现,练习劝告

    1.你正在校门口执勤,看见一位同学违反交通规则,横穿马路。

    2.表哥喜欢玩电脑游戏,一玩就是一整天。

    【设计意图:——设“校门口执勤劝违规”“劝表哥别沉迷游戏”等贴近生活的情景,让学生运用所学劝告技巧实践。

    活动3:仔细分辨,恰当劝告

    仔细观察下面四张图。

    ①②③引出“劝告需要注意对象”。

    ④引出“劝告需要注意时机”。

    【设计意图:——借助四张图的情境辨析,引导学生发现劝告除语气、角度外,还需关注对象合法性(如违法犯罪行为,需先保护自身、依靠法律 )与时机合理性(气头时不宜劝告 )。通过具体案例分析,拓展对“劝告技巧”的认知维度,让学生明白劝告要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使口语交际教学更具深度与实用性,完善劝告能力培养体系 。

    活动4:进入情境,合作练习

    播放视频,出示案例。(他看到女同学小丽在抄作业。)

    用上我们刚刚的劝告技巧,该怎么劝告她呢?

    (预设:小丽,你不要这样做,如果你抄作业的话,就不能学到真正的知识了;而且被其他同学发现了,他们会觉得你一直都是抄作业的,以后你要是凭自己做出来难题,他们也会觉得你是抄袭的了。)

    同桌合作演一演。

    采访:小丽,你为什么不接受?你的心情是怎样的?

    那我们换一下,如果没人的情况下,只有小丽和小刚,这时,小丽,你愿意听他的劝告吗?

    引出劝告要注意场合。

    播放范例视频。

    结合板书梳理总结劝告技巧。

    【设计意图:——创设“小刚劝小丽别抄作业”的真实校园情境,让学生运用已学劝告技巧实践。通过“公开场合 vs 私下场景”的对比表演、采访,引导学生发现劝告需关注场合隐私。借助视频呈现效果差异,直观强化“合适场合(如隐私问题私下沟通 )”对劝告接受度的影响,完善劝告技巧体系(语气、角度 + 场合 ),提升学生口语交际的实际应用能力,同时渗透诚信学习、尊重他人隐私的品德教育。

    任务三:学以致用,传递善意

    用上我们学到的小妙招,任选一种劝告视频内出现的四种不良行为。

    ①我会选择私下和他说。小同学,我们不应该乱丢垃圾。如果乱丢垃圾的话,会有损我们自己的形象,而且我们都生活在同一个地球,应该要好好保护它,这样我们才能生活的更幸福。

    ②公共场合/私下。受伤。

    ③私下。如果以后被人有样学样,也插你的队可怎么办?而且守秩序能更快地排好队。

    ④等他们都冷静再劝告。打架会被处分,容易受伤;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影响友谊。

    【设计意图:——设置运用劝告技巧纠正视频中不良行为的任务,让学生在真实生活场景(乱丢垃圾、插队、打架等 )中,综合运用“语气、角度、场合、时机”等劝告方法实践。通过不同不良行为的劝告练习,巩固知识、提升应用能力,同时借“传递善意”主题,强化学生社会责任感与品德修养,实现口语交际教学与德育的融合。

    任务四:诵读儿歌,巧记劝告

    洪老师把今天小朋友们总结出来的劝告技巧编成了一首儿歌:

    小朋友,要记牢,

    劝告方法很重要。

    语气温和不指责

    利他角度多思考。

    认清对象别弄错,

    时机场合把握好。

    大家学会巧劝告,

    友好相处乐陶陶。

    希望通过劝告传递更多的关心和善意。

    【设计意图:——将劝告技巧编成儿歌,利用儿歌韵律感强、易记诵的特点,帮助学生梳理、巩固所学劝告方法(语气、角度、场合等 )。通过诵读,让知识更形象、简洁,加深记忆,同时增添课堂趣味性,营造轻松学习氛围,助力学生长效掌握劝告技巧。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劝告

    有礼貌  有条理  ......

    注意语气

    利他角度

    注意对象

    注意时机

    注意场合

    【教学反思】

    本次口语交际教学围绕“劝告”展开,通过系列活动引导学生掌握劝告技巧。在教学中,借助校园视频、经典故事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搭建知识关联;设计多层任务,从回顾旧知到情境实践,逐步渗透“合适语气、利他角度、关注场合时机”等要点。

    从成效看,学生能在情境中尝试运用技巧劝告,如在“劝小丽不抄作业”活动里,多数学生意识到场合对劝告的影响,体现知识转化。

    后续可以在这几方面进行改进,如在开头引出“劝告”时强化“劝告”的概念;针对“利他角度”细化要求;在最后的“学以致用”环节时,可以再拓展范围,加入社会上的一些情景,将视野从校园拓宽到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