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燃荻》学习专栏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理论学习 >> 《燃荻》学习专栏 >> 正文

三年级语文组:燃荻72期读后感

日期:2024-01-18 点击数: 来源:

燃荻读后感

太仓市实验小学   赵微微

《燃荻》第五期是我第二次阅读到关于跨学科主题相关知识我知道了跨学科主题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旨在打破学科边界、强化课程协同育人,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手段。长期的分科教学和知识中心,可能会导致“学—评”的不一致和“拼盘式”教学的发生。在分析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评价目标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实例阐述评价要素该怎么确定、评价任务设计该怎么做的问题,期望通过嵌入“学—评”一致的评价任务,来指引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开展。

评价是教学活动的指挥棒。由于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育人目标具有综合性、过程性、实践性的特点,因此,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评价任务与分科教学也会不同。为了以有效的评价指引教学行为的改进,我们必须要对“上接目标、下连学习过程”的评价要素进行分析。

虽然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是不管用哪一种方式,它们都是一种融知识综合与问题解决于一体的深度学习方式。因此,围绕要素设计表现性评价,有利于落实“学—评”一致性,避免“拼盘式”教学的发生。

例如,为了给校跨学科主题,我们设计了一项古风缭绕,音韵飘香”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活动。

这是一项开放性的实践项目,最终的产品让学生拍摄一段配乐古诗吟诵的视频。语文对于儿童的生活而言,需要诗歌、散文、小说、童话、神话的文学修养,因为文学有情有境有美,适合儿童天性。儿童应该过一种有美的情趣、情调、情韵充盈的“文学生活”。古诗词有着严格的平仄声韵,形成古诗文思维方式的第一要义就是就是形成语感,形成古诗语感的最方式就是大声朗读。古人称为“讽诵”。每一次的诵读儿童的思维在爬坡,思想在升华,朗读的境界也越来越高。每一次的诵读,使得古诗不只是非常熟练地记在脑海里,而且能像流水一样脱口而出。达到古人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的境界。当音乐遇上儿童根据平仄声吟诵的美妙声音时,古风缭绕,音韵飘香,儿童内心充满了激动与踏实,这是真正的中国诗歌文化的传承。

 

 

在以后的教学活动中,我将努力尝试开展项目学习,根据学科特点和教学条件,进行课程设计,发挥鼓励小组合作、学生的创造性、增强学生的参与性等,为我们的课堂教学带来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