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

计划总结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科研 >> 计划总结 >> 正文

踔厉奋发践“四敢” “整个”教育深耕耘——2022~2023第二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日期:2023-02-17 点击数: 来源:


指导思想

  1.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以打造太仓市“活力教育”2.0新样态为愿景,以“学校教育高质量发展”为追求,以教育局和教师发展中心新学期工作意见为指南,坚持“科学引领、科教融合、科研求质”的原则,践行“四敢”精神,充分发挥科研的“研究、引领、服务、助推”功能,落实校本“活力教育”,开展教研训一体的校本“活力科研”,推动学校科研水平和教师专业能力提升。

    二、工作目标

    1.扎实课题深研究。结合学校日常课题研究,扎实课题研究过程,记录详尽、物化成果显性,确保课题研究实效。在原有研究基础上,进行学校课程建设的整体统筹、规划、实施,构建“整个教育”课程体系,强化各学科整体育人功能。

    2.强化研究促发展。通过紧密联系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基础教育教研工作,强化问题研究、专业引领,积极推进学校教学改革、教学诊断与改进、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推广优秀教学成果,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素养提升。

    3.引领辐射共提高。发挥省教科研基地的引领辐射作用,以集团协同研讨、课题协作研究等方式推进“教科研训一体化”研修,带动集团校共同发展。

    4.总结宣传亮成果。据学校发展定位省内一流,全国有名的实验小学之目标,在做好基础的同时提炼出太仓实小教育教学经验,争取有高层次宣传、高层次论文、高层次教学成果、高层次人才培养,深化学校的科研品牌建设。

    三、工作重点

1.科教融合,提高各级课题的研究品质

目前学校共有省级课题2个(省陶研1、省教育学会1),苏州市重点规划课题2个,苏州市规划课题1个,太仓市十四五重点规划课题5个,太仓市十四五微型课题1个,共11个课题;此外,还成功申报了1个省前瞻性项目1省品格提升工程,1个省对外合作交流重点项目。

本学期要借助省教研课题、苏州市规划课题申报的契机,积极引导一线教师在学校已立项的省、苏州市“十四五”课题的基础上,以总课题内容为研究方向点,以课堂为科研立足点,以“整个教育”为选题发散点,同时聚焦“新课标”“双减”等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把握教育改革的前沿与热点领域,针对教育的难点、痛点问题,积极申报课题。一些原有的太仓市、苏州市级优质课题要进行进一步梳理,向更高层级申报。

结合课题研究,也进一步规范课题研究各阶段要求,一方面“每月课题活动沙龙”交流进展与检查反馈,加强课题主持人的培训,指导规范、有效进行课题研究;另一方面依照《太仓市科研手册》要求,把课题研究落实落细,确保真问题、真科研、真实践。

其次,加强科教融合,要求各课题每月研究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每个课题一节校级课题研究课,由教科室统计,协调管理。校教师发展中心要参与课题研究,指导各课题组成员研制课堂观察量表,进行课堂观察,跟进观察评价与改进。发挥课题研究对课堂教学的引领作用,每个学科申报省、市级课题,研究、实践融合发展,力争每个学科保持一个太仓市级以上科研课题,落实、深化“课例研究的规范和流程”。

第三,关键节点培训与把关。对课题申报、中期、结题阶段,教科室组织科研骨干对课题报告文本进行检查指导,审核过程性资料,邀请专家指导校内“课题实施与成果提炼、展示”活动,力争在结题前规范研究资料,规范文本范式,规范结题程序,力求优秀品质。

2.梯队培养,着眼教师群体的蓬勃发展

1)新入职教师系列化培训。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和希望,青年教师的快速成长和进步对学校未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学校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为提升太仓市实验小学职初教师的专业素养,提高个人业务水平,为个人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促进学校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本学期,学校继续开展三年内新入职教师“研训一体化”培训,以双周集中培训+时间操作形式,双周三晚1830~20:00组织职初教师开展沙龙和论坛活动开展教材解读、集体备课、集体听课评课、粉笔字书写、教育演讲、工作叙事、论文写作、文献荐读等活动,进一步锤炼教学基本功和科研素养。

  1. 名师团队建设。

    继续开展四有好教师团队建设、邀请名师、专家示范指导,以本校名师为核心示范引领,结合骨干教师示范课开展“名师团队项目成果示范”活动,带动本校学科团队整体发展。“市级项目校内示范”活动(每月一次,本校骨干教师同步参加),包括省数学培育站、苏州市美育工作室、太仓市信息名师工作室、德育工作室、语文培育站等。做好省教师发展示范基地校的校本培训工作,主动对接师范院校,提供师范生实习,制定2023年度校本培训方案,上半年完成50%培训内容。

     

    3.着眼实践,质化科研骨干的队伍建设

    1)结合联盟资源开展名校对标学习

    与兄弟学校交流、示范,利用云上与国际友好学校互动,在互动中提升教师的眼界与能力。坚持“U-S合作”,充分利用华东师范大学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研究所专家、江苏省教科院专家的指导作用,参与研究项目,接受专家指导,获取前瞻信息。开展好集团化科研活动,定期开展集团科研协作活动,邀请科研共建学校参加学校活动,互派教师交流学习。

    2)“精准”服务助推各层级教师成长

    完善分层阶梯式培训,以“青蓝工程”“年级组督导”“汇报课”为抓手发展新教师及新融入教师;以“论文写作组”“大单元备课组”为平台,发展青年骨干教师,培养太仓市学科能手、太仓市学科带头人;以“课题研究”“科研项目”“展示研讨”发展成熟性骨干教师,培育、锤炼太仓市级以上学科带头人;以“名师工作室”“名师追随与突破”“课题主持人”等孵化卓越名师。

    草根化学术沙龙与论坛常态化。根据教学和科研的主要工作定主题,把教导处、教科室每月工作例会整合成沙龙或论坛,由教导处、教科室主持;项目组、课题组、名师工作室以沙龙形式开展定期活动。期末组织教学成果展示型“草根论坛”。

    积极组织太仓市级以上研训活动,让每个老师得到研修机会,继续教育学时合格率确保100%。

     

4.任务驱动,提高科研成果的转化力度。

结合太仓市教科室主任“七个一”工作要求,充分发挥科研服务功能,支持教师专业发展。利用绩效考核制度激励教师积极参与科研实践,通过奖励和学校舆论导向让教师获得激励。认真组织好本学期《燃荻》文献学习、各级各类论文、案例评比活动;帮助教师做好科研选题工作,顺利申报新一期科研项目;做好教科研新进个人的推荐、宣传;组织论文指导、草根论坛、课题诊断等活动;做好学校科研品牌的宣传,在《江苏教育研究》《苏州教育》《太仓教育》等各级刊物上推荐学校及教师科研成果。不断提炼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和特色项目。积极参与各类教育教学项目,如品格提升工程、课程基地、课题研究、有效教学,邀请专家指导申报、总结;依托特色课程建设,承办教研活动,上课、交流,扩大学校影响力。

 

行事历:

二月:

1.制定2023年校本继续教育培训方案。

2.制定本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3.组织进行2022年度骨干教师考核。

4.组织苏州市学科带头人、太仓市学科带头人考核。

5.“每月课题活动沙龙”交流进展与检查反馈

6.组织开展寒假全校读书随笔评比。

7.召开期初教科研会议。

8.每月文献研究、燃荻推荐,《太仓教育》组稿。

9.教研组活动、课题网络资料上传检查

10.校内、校外专家指导论文撰写和修改,组织参加论文评比。

三月:

1.“每月课题活动沙龙”落实、深化“课例研究的规范和流程”

2.组织专家对课题论文修改并投稿。

3.做好期初课题统计。

4.做好省教育学会课题开题活动。

5.积极申报太仓市规划课题。

6.每月文献研究、燃荻推荐及学习,论文投稿。

7.课题研究课观课、交流。

8.“市级项目校内示范”活动。

 

四月:

  1. 每月文献研究、燃荻推荐及学习。

  2. 期中研修手册检查、课题网络检查,教研组长参与

  3. 骨干教师菜单式培训活动。

  4. 省级论文竞赛动员会

  5. U-S”合作活动

  6. 名师追随与突破活动。

  7. 课题组长会议:本月课题研究分享课题资料上传燃荻学习

  8. 教育集团科研写作共同体活动。

  9. “每月课题活动沙龙”校内专家进行“课题实施与成果提炼、展示”活动。

     

    五月:

    1.每月文献研究、燃荻推荐及学习。

2.研学旅行课程的整合设计与协同实施研究》专著汇编推进工作。

3.教师论文组稿:省学会论文赛、陶研会论文,教师论文投稿。

4.太仓市科研先进评比申报。

5.U-S”合作活动

6.名师追随与突破活动。

7.“每月课题活动沙龙”课题研究课课例分享

8.组织参加课题研究课评选活动。

六月:

1.省教研课题、苏州市规划课题申报指导。

2.省“师陶杯”论文评选准备工作;省“教海探航”论文评比网络申报。

3.“每月课题活动沙龙”本学科课题研究的点滴收获。

4.名师工作室跨校学科研讨。

5.研修手册期末检查。

6.教师队伍建设视频。

7.希望校报、校刊。

8.每月文献研究、燃荻推荐,《太仓教育》组稿。

太仓市实验小学

20232